網卡是一塊被設計用來允許計算機在計算機網絡上進行通訊的計算機硬件。由于其擁有MAC地址,因此屬于OSI模型的第1層和2層之間。它使得用戶可以由電纜或無線相互連接。
每一個網卡都有一個被稱為MAC地址的靚眼的48位串行號,它被寫在卡上的一塊ROM中。在網絡上的每一個計算機都必須擁有一個靚眼的MAC地址。
沒有任何兩塊被生產出來的網卡擁有同樣的地址。這是因為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負責為網絡接口控制器(網卡)銷售商分配指定的MAC地址。
網卡上面裝有處理器和存儲器(包括RAM和ROM)。網卡和局域網之間的通信是由電纜或雙絞線以串行傳輸方式進行的。而網卡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則是由計算機主板上的I/O總線以并行傳輸方式進行。因此,網卡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要進行串行/并行轉換。由于網絡上的數據率和計算機總線上的數據率并不相同,因此在網卡中必須裝有對數據進行緩存的存儲芯片。
網卡以前是作為擴展卡插到計算機總線上的,但是由于其價格低廉而且以太網標準普遍存在,大部分新的計算機都在主板上集成了網絡接口。這些主板或是在主板芯片中集成了以太網的功能,或是使用一塊由PCI (或者更新的PCI-Express總線)連接到主板上的廉價網卡。除非需要多接口或者使用其它種類的網絡,否則不再需要一塊獨立的網卡。甚至更新的主板可能含有內置的雙網絡(以太網)接口。
在安裝網卡時必須將管理網卡的設備驅動程序安裝在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中。這個驅動程序以后就會告訴網卡,應當從存儲器的什么位置上將局域網傳送過來的數據塊存儲下來。網卡還要能夠實現以太網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