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剪這種模式是很符合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十元這樣親民的價位是絕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因為這個模式的定位就是針對十元這個眾多的消費群體而設計的。
快剪的特點就是快,剪發的過程快(因為不需要洗頭發,十分鐘左右搞定),等待的實際快(不需要等太多時間),自助買單抽號排隊(解決了大量的啥卡掃碼的時間),從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很多人的時間問題。
這種店大都選擇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主要以大型超市的周邊為主,能夠快速吸引一大批對發型要求不太高,沒有太多空閑時間的打工者,低人群,老年人和兒童等,每人只消費十元就能剪頭發,對于上述的人群誘惑力是極大的。
這種店只有幾個鏡頭,幾個剪發熟練的理發師,一個抽號機就可以開張了。因為不需要洗頭發,剪完頭發用吸塵器吸掉頭發渣,一個顧客就結束了。顧客進店,只需要在抽號機上付款抽號,然后排隊等待叫號,也不需要辦卡,沒人給對你推銷,甚至都不需要太多交流,一款發型就這樣默默的結束了。
從目前發展的情況看,位置好的流量大的店還是相當不錯的。但也有選址有問題,流量不大的店還處在虧損狀態。因為這種方式顛覆了人們對理發的認知,不洗頭只剪發,和路邊攤差不多,但環境要好很多,價格也不貴。但是人們的消費習慣的改變,還是需要一個緩沖過程,而一些對發型要求加高,或者頭發很臟的人,就不會選擇這種店了。
對于店家而言,臺灣快剪店定位指定,結構簡單,靠數人頭收銀。因此對于剪發質量要求甚至比傳統店還要高,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有口碑,才能吸引更多的顧客。但大的弊端就是客服不了服務時間,一個人開足馬力,馬不停蹄的也就剪三四十個頭,基本上處在飽和狀態,飽和狀態也就只能剪那么多人,想多也多不了,而陰天下雨或者原因,導致客數減少,業績瞬間就下滑。而傳統店因為服務項目眾多,可謂東邊不亮西邊亮,總有一頭能抓,所以更容易發質。
前景好壞,關鍵是店面的費用和理發師的剪發速度和水平,費用低收銀空間才大,一般快剪店都是三四個理發師。人多了不一定有那么多顧客,而且租用的面積也要增大,所以成本大就沒收銀。只要能客服成本因素,而且還有有這樣只愿意剪頭發的理發師和你一起打拼才行??傊?,快剪店的經營項目太單一,經不起外來因素的沖擊。